集团动态


国家公祭日丨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发布日期:2021年12月13日 | 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百度 | 作者:耿静静 | 阅读:

历史背景

        在中国,“国家公祭日”古已有之,在古代称为“国祀”,向来是先人们精神生活中的大事,《左传》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历朝历代,在复杂的礼仪中,始终凝结成一个不变的核心,一个最根本的认识。如果说过去的祭天、祭地、祭祖的祭祀文化,反映的是一个文明成熟程度的话,大家对一段历史的复原以及回忆,乃至将其定格、固化为一个“公祭日”,反映的则是整个民族的成熟与强大。一个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由国家权力机关决定。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设立目的

        尾尾和平鸽,声声警钟鸣。今天是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84年前的今天,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无数妇女遭到蹂躏残害,无数儿童死于非命,三分之一建筑被毁坏,大量财物遭掠夺,这是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过去的苦难,现在的使命,未来的梦想,此刻萦绕在每个中国人心中,不敢稍忘,不能稍忘……


        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国家层面举行公祭活动和相关纪念活动,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回忆往事

        死战不退:有守军绑了一身的手榴弹向坦克车轮扑去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兵分多路攻占南京,连续使用大炮轰击城墙,都被教导总队谢承瑞团和第87师易安华259旅等部击退,为了夺回城门、堵住城墙缺口,整排整连的中国官兵,前仆后继,壮烈牺牲,12月13日凌晨,日军登上光华门,当坦克车开进光华门时,有守军绑了一身的手榴弹,向坦克车轮扑去,根据《淞沪抗战暨南京失守纪实》,“二五九旅旅长易安华、参谋主任钟崇鑫,和旅部直属部队官兵全部阵亡……”一封从南京发出的电报称:“我军士气悲壮,人人抱必死之决心”那年32岁的259旅参谋主任钟崇鑫,刚刚步入婚姻的殿堂.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钟崇鑫随部奔赴抗日战场,夫妻两人在常熟汽车站见了最后一面,分别时,他突然跑上来从背后抱住了她流着泪道别:“阿妹,我会回来的。”然而,苦等的张淑英七年后才得知爱人的死讯,她查遍所有史料,从只言片语中拼凑思念。


        一个不会写字的老婆婆说:“不赢官司,誓不罢休!”

        夏淑琴婆婆的噩梦发生在南京沦陷的第一天,日军进攻南京前夏家共有九口,一家人租住在城南新路口5号的一个房子里,12月13日上午,一队日本兵约30人闯入家中,8岁的夏淑琴被日本兵用刺刀在背后刺了三刀昏死过去,醒来时,身边只留下一地的尸体,侥幸存活的夏淑琴和妹妹,与亲人的尸体一同生活了14天才被人从死人堆里“捡”出来,死里逃生的夏淑琴也成为那段悲惨历史最有力的见证人。1994年,65岁的夏淑琴踏上日本国土,成为战后第一个赴日控诉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幸存者,一个不会写字的老婆婆,勇敢地向日本民众展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铁证,尽管每一次讲述的过程都等同于将她内心的伤疤无情地掀开,老人总是会哭泣:“就在一个上午一下子就没了七口人啊。”


        尽管铁证如山,但仍有日本右翼公然抹黑说夏淑琴是“假证人”,“不赢官司,誓不罢休!”没有读过一天书的夏淑琴选择站出来,捍卫自己的名誉权,更要捍卫历史真相!从2000年到2007年,夏淑琴先后在中国法院和日本法院与日本右翼斗争,两次告赢了日本右翼,不仅给少数人企图否认史实的行径以有力回击,也开辟了从法律层面上维护史实的路径。



        南京大屠杀之痛永不敢忘!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南京开始了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30余万同胞惨遭杀戮。每一位遇难者都是国家之伤、民族之痛。“昭昭前事,惕惕后人。以国之名祭奠同胞!今天当你听见警报声响彻全城,不论你在哪里,请伫立一分钟,为81年前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默哀,今日群内不做任何推送,勿忘历史,捍卫和平,吾辈自强!